免烧砖机磊石成鑫机械 水泥砖机的抗压结构性能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砖机新闻 >

成都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超1.5万亿,比上年增长

时间:2019-01-28 22:13来源:本站 作者:磊鑫砖机 点击:
今日,成都发布从市政府新闻办获悉 2018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42.77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8.0% 2018年,成都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

 今日,成都发布从市政府新闻办获悉

 

2018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42.77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8.0%

 

2018年,成都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对表坚定贯彻新思想新理念,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全面落实年”工作主题,进一步确立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四大战略定位”,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据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审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4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下同),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522.59亿元,增长3.6%

 

第二产业增加值6516.19亿元,增长7.0%

 

第三产业增加值8303.99亿元,增长9.0%

 

三次产业结构为3.4:42.5:54.1

 

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新登记民营企业18.4万家,增长27.3%

 

2018年,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税务系统组织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4.2亿元,增长9.4%。其中税收收入1067.8亿元,增长1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提高至75%。

 

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单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为近6年最大降幅,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8.2%。

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5条”,建立全生命周期政策服务体系,新登记民营企业18.4万家,增长27.3%,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50.4%。

 

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落实到位,9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取消(停征)减免行政事业性收入和政府性基金14项,共15.3亿元。

 

补短板领域持续发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口径同比增长10.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7.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3.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1.2%,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18.4%。

 

2018年,成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三个改革攻坚计划”,推动发展方式深入变革,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和28个产业生态圈

 

着力重塑城市产业经济地理,以高质量发展为取向,大力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和28个产业生态圈,构建以五大先进制造业、五大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国、全省2.3、0.2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7.1%,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

37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1.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3%、18.4%、14.9%。

 

全市30户工业重点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4.6%。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3%,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2%。

 

文旅产业加快发展,接待游客2.4亿人次

 

现代服务业支撑增强,增加值增长9.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3%,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生活性服务业稳步增长,住宿餐饮业增长13.7%。

 

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功能持续增强,成功争取泛美开发银行2019年第60届年会在成都召开,成功承办亚信金融峰会,新获批组建益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7826亿元和32637亿元,分别增长5.7%和11.3%。

 

“三城三都”加快建设,文旅产业加快发展,接待游客2.4亿人次,增长15.8%;实现旅游总收入3712.6亿元,增长22.4%。

 

会展经济持续繁荣,实现会展总收入1091.9亿元,增长17.2%。

 

现代物流功能提升,完成全社会运输总周转量532.4亿吨公里,增长13.3%;快递业务量增长26.6%,业务收入增长31.0%。

 

落地开工乡村振兴项目490个,完成投资600亿元

 

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七大共享平台”。落地开工乡村振兴项目490个,完成投资600亿元。

 

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总产量230.3万吨,下降0.7%;油料产量37.3万吨,增长1.1%;蔬菜产量544.1万吨,增长7.1%。

深化6个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43万亩。

 

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率达65.3%。

 

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总收入达393.9亿元,增长21.5%;农产品电子商务零售交易额87.8亿元,增长46.3%。

 

2018年,成都着力重塑城市产业经济地理,以高质量发展为取向,大力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和28个产业生态圈,构建以五大先进制造业、五大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动能培育成效明显

 
新增上市企业11家,A股新增数量居全国城市第四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纵深推进,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的36项全面创新改革经验中9项由成都探索形成。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增长15.8%。

 

市场主体快速涌现,新增市场主体54.1万户,增长12.8%。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产值突破1万亿元。

 

新增上市企业11家,为历史最好成绩。

 

A股新增数量居全国城市第四、副省级城市第二、中西部第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扎实推动,成功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活动,新建成创新创业载体36家,面积51万平方米。

人才新政成效明显,深入实施“人才新政12条”,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4人,人才新政累计吸引超过26万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

 

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大力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城市重点区域加快发展,“东进”区域投资增长14.9%,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投资增长12.4%。

 

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家,培育新增独角兽企业4家

 

新经济企业加快培育,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家,培育新增独角兽企业4家。

 

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1-11月,规上信息消费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7%、12.7%、12.6%和12.1%。

新兴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太阳能电池、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半导体分立器分别增长110.1%、23.2%、21.6%、10.9%。

 

新业态销售快速增长,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669.5亿元,增长29.4%。

 

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有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1.8亿元,增长10.0%,新增落户200家首店,全球80%以上知名品牌入驻成都。

 

2018年,成都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动制度改革落地落实,持续增强创新内生动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纵深推进,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的36项全面创新改革经验中9项由成都探索形成。

 

全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实现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增长26.4%

 

双向开放合作有效提升,对外贸易持续繁荣,实现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增长26.4%。其中,出口总额2746.9亿元,增长33.0%。

 

持续提升自贸区建设水平,外商直接投资26.9亿美元(商务部口径统计),增长44.1%;外商投资实际到位76.3亿美元,增长17.5%。

对外交往不断深入,获准实施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17个国家获批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友好合作关系城市93个。

 

国际影响大幅提升,举办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全球孔子学院大会等重大国际活动,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285家,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上升29位至全球第71位,跃升至Beta+级。

 

中西部首个跻身全球“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成员

 

开通航线355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数量114条,居中西部地区第一。

 

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295.1万人次,成为我国内地第四个、中西部首个跻身全球“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的成员。

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流量599.8万人次,增长11.0%,其中入境流量287.9万人次,增长10.6%。

 

国际班列境外站点数拓展至24个,全年累计开行2619列,增长158.8%,连续三年领跑全国,综合重载率77.4%,较上年提升10.7个百分点。

 

国内“蓉欧+”互联互通直达班列覆盖沿海、沿边城市14个。

 

肩负“主干”城市责任担当,与20个市(州)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全面落实省委治蜀兴川新战略部署,积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自觉肩负“主干”城市责任担当,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与20个市(州)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开展“成都企业市州行”活动,累计参加企业480家,达成部门间、区县间合作协议95个,签署投资协议183个,总投资932.1亿元,全方位服务赋能区域协同发展。

 

2018年,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高水平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开放高地,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绿色发展持续深化

 

空气优良天数251天,为近六年最高水平

 

深入实施“治霾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达251天,比上年增加16天,为近六年最高水平。

 

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0%、8.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降低32.0%、22.1%,清洁能源占比达58.8%。

深入实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重拳治水取得成效,地表水断面Ⅰ-Ⅲ类占比75.5%,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锦江水生态治理成效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座谈会上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

 

深入实施“治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加强,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4.6%、1.0%。

 

深化科学治堵,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开通运营地铁225公里,在建283公里,城区交通拥堵指数保持下降态势。

 

深入开展全域增绿,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6.5万亩,累计建成天府绿道2607公里,其中2018年新建各级绿道1914公里。

 

2018年,成都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持续抓好“三治一增”,全面打响防治污染“十大攻坚战”,实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污染防治成效显现。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新增学位11.2万个,新增三甲医院5家

 

“稳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新增就业2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28元、22135元,分别增长8.2%、9.0%,连续四年稳定在8.0%、9.0%以上。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1。

 

价格持续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4%。社会保障力度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7.2亿元,增长11.3%。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817.9万人、850.8万人。

 

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增强,全市共建成投用幼儿园98所、中小学55所,新增学位11.2万个,新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家。

 

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开展各级各类健身系列活动3178场次,参与人数达400余万人次,成功申办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实施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建成社区综合体79个、示范性国际化社区4个,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荣获“2018年民生示范工程”第一名。连续10年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2018年,成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面提升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民生福利,城市发展与市民福祉紧密相连、共兴共荣。

总体来看,2018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经济发展面临多种困难的压力下,全市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新经济新动能支撑不足,结构性矛盾仍需调整,部分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待提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全市上下要坚定贯彻新思想新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战略新部署,持续推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市民生活品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发布白茹

 

成都发布摄影部

 

编辑北小花

(原标题:《官宣!成都跨上1.5万亿台阶,这些数据亮了……》)